洛陽水泵為您解答整理。
Part 1
氣蝕釋義
泵中的液體局部壓力下降到臨界壓力時,液體中便會產生氣泡。氣蝕是氣泡聚集、運動、分裂、消滅的全過程。臨界壓力一般接近汽化壓力。
Part 2
易氣蝕的危害
A 過流部件腐蝕
腐蝕原因有兩個:一是由于氣泡破滅時產生高頻(600~25000HZ)沖擊,壓力高達49Mpa,致使金屬表面出現機械剖蝕;二是由于汽化時放出熱量,并有溫差電池作用產生水解,產生的氧氣使金屬氧化,發生化學腐蝕。
B 泵性能下降
泵汽蝕時葉輪內的能量交換受到干擾和破壞,在外特性上的表現是Q-H曲線,Q-P、Q-η曲線下降,嚴重時會使泵中的液流中斷,不能工作。
對于低比轉速,由于葉片間流道窄而長,一旦發生汽蝕,氣泡充滿整個流道,性能曲線會突降。對于中高比轉速,流道短而寬,因而氣泡從發生發展到充滿整個流道需要一個過渡過程,相應的性能曲線開始是緩慢下降,之后增加到某一流量時才急劇下降。
Part 3
預防措施
A 采取結構措施,改變壓力及流速。如:采用雙吸葉輪,以減小經過葉輪的流速;葉輪特殊設計,以改善葉片入口處的液流狀況;在離心葉輪前面增設誘導輪,以提高進入葉輪的液流壓力。
B 合理確定泵安裝高度。泵的安裝高度越高,泵的入口壓力越低,降低泵的安裝高度可以提高泵的入口壓力。
C 增大洗液管直徑,減少管路阻力。在吸液管路中設置的彎頭、閥門等管件越多,管路阻力越大,泵的入口壓力越低。
D 增大泵入口的通流面積,降低葉輪入口速度。液體在泵入口處具有的動能和靜壓能可以相互轉換,其值保持不變。入口液體流速高時,壓力低,流速低時,壓力高。
E 關注輸送液體的密度。當用已安裝好的輸送密度較小液體的泵改送密度較大的液體時,泵就可能產生汽蝕,但用輸送密度較大液體的泵改送密度較小的液體時,泵的入口壓力較高,不會產生汽蝕。
F 關注輸送液體的溫度。在泵的入口壓力不變的情況下,輸送液體的溫度升高時,液體的飽和蒸氣壓可能升高,高于泵的入口壓力時,泵就會產生汽蝕。
G 關注吸液池液面壓力。吸液池液面壓力較高時,泵的入口壓力也隨之升高,反之,泵的入口壓力則較低,泵就容易產生汽蝕。
H 輸送易揮發液體的泵容易產生汽蝕。在相同的溫度下較易揮發的液體其飽和蒸汽壓較高。
I 另外有其他一些措施。采用耐汽蝕破壞的材料制造泵的過流部分元件;降低泵的轉速;遠程監測泵運行狀態,發現問題及時處理。
|